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任仕暄: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

时间:2024/6/17 8:45:54|点击数: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依靠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一、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

  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核心要素,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人的素质的提升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和关键。人才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是新型劳动者的代表。推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必须培育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也是推动生产力三要素及其优化组合跃升的关键。因此,必须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立中国的人才资源竞争优势。要坚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国家、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最大限度释放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让创新人才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引擎,努力夯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根基。

  二、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深化人才工作机制改革,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完善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创新人才工作政策、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着力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

  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各级各类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深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优化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支持方式,改革和创新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方式,力求科技创新活动效率最大化。建立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正确评价科技成果的价值。加快完善科技成果管理制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形成推动科技创新强大合力。

  要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国家发展需要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为基础,形成协同育人模式,着力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着力培养造就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坚持需求导向,统筹考虑就业、教育、医疗、交通等承载能力,因时因地制宜引进人才,改变盲目抢人的状况;完善人才评价和使用机制,破除“四唯”现象,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避免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称号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的倾向,推动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加快形成有利于人尽其才的使用机制、有利于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励机制、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机制,把人才从科研管理的各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创新人才流动机制,打破户籍、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促进城乡、区域、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人才协调发展,让人才能够在政府、企业、智库之间实现有序顺畅流动,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弘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教育引导各类人才矢志爱国奋斗、锐意开拓创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

  要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用好全球创新资源,精准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着力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要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

  三、营造人才成长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营造鼓励大胆创新、勇于创新、包容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坚持以用为本,广纳人才,开发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人才资源,重点引进能够带动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领军人才,通过人才带动学科和团队建设和发展;要放手使用人才,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既要重视成功,更要宽容失败,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广阔的天地;要真心爱惜人才,为人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切实解决人才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要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逐步建立激发创新活力、知识价值导向、管理规范有效、保障激励兼顾的分配制度,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让科技人员和创新人才得到合理回报,让他们在自己专利产业化的过程中,通过技术股权收益、期权确定、在资本市场上的变现,增加合法收入,让各类人才的创新智慧竞相迸发;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形成崇尚科学的风尚,让更多的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

  (作者系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NBO SPORT哲学所研究员  任仕暄)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