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谢青松: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意义、要求及范式

时间:2017/8/8 16:31:38|点击数:

  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定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并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刻把握当今时代特征,尤其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新形势新实践新需要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体现了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无疑是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必将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乃至当代中国文化建设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第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领域处于指导地位,同时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居于主导地位。伴随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纷纷加快了价值观输出的步伐,国内外一些别有用心者借此机会诋毁、歪曲马克思主义,妄图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趋深入,与世界的接触日益频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等思潮不断蔓延。庄子云:“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则不救”[1]。事实上,社会思潮越是纷繁复杂,就越需要在多元多样中确立主导,在交流交融中谋求共识,也就越需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思想保障。一旦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会动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根基,偏离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其结果必然是思想混乱、意志涣散、方向迷失。当前形势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亟待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针对马克思主义在学术界被“边缘化”的尴尬局面,在学术上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格局、新境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如何将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与中国的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相结合,进而更好地解决中国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做出回答的重大理论问题和时代课题。应当承认,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的历史。在意识形态领域,对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必须采取斗争和批驳的态度;对于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则更多地要采取尊重、包容和对话的态度。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平等对话,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之特征所在。为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融通,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改革实践,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中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

  第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增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学术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亦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和民众对自身文化价值及其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坚定信念,是一种基于理性认识上的精神成熟度表现。文化自信既体现在对待本民族历史文化的态度上,也体现在对待本民族文化当下发展及其前景的态度上。只有对自己民族的文化充满肯定,只有对自己民族文化生命力保持坚定信念,才能自信满满地创造出新的文化辉煌。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过艰辛探索,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中国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传承并继续弘扬着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这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伟大成就,也是我党自信、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文化自信包含学术自信。作为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有必要坚定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自信。学术自信与学术自觉彼此依存、相互联系。学术自信是学术自觉的必然结果,学术自觉是学术自信的基础和保障。缺乏学术自觉的所谓自信,只能沦为学术上的盲目、浮躁和自恃,最终必然导致学术上的肤浅、偏执和狂妄。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究其实质,就是坚持“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的发展方针。从某种意义上说,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实力的象征,是成熟的标志,也是自信的体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战略布局,就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文化自觉和学术自觉,必然有助于增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学术自信。

  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哲学社会科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一个国家的社会变革、政治改革与制度建设,均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先导作用。事实上,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的思维能力,甚至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强弱。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力,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21世纪以来,全方位兴起并持续升温的“国学热”,反映了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渴求,标志着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国学热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相对于我国经济的硬实力而言,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明显偏弱,话语体系仍不够完善,对外话语权及其影响力也有待提升,与我国日益提升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并不相称。面对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发挥自己的作用。为此,要立足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在核心资源、问题意识和话语体系上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有针对性地做出新的概括、新的表述,把中国的价值理念、价值判断和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精神基因、精神标识成为我们对外话语体系的底色和底气。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征和依托支撑,国际话语权的此消彼长体现的是国家利益的博弈。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对话,向世界展现中国的文化形象和发展理念,不断提升我国思想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讲述中国故事、解读中国实践、传播中国声音上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4],这无疑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具体要求。

  其一,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

  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一国有一国之文化,一国有一国之学术。哲学社会科学的表现形态,乃是古往今来人类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之最终结果,因此具有历史继承性和鲜明民族性。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文化遗产浩如烟海。中国古代大量典籍中包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和治国方略。诸如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正己立德、率先垂范,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等,这些文化资源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智慧结晶,不仅为中国人提供了“心灵的滋养、情感的慰藉、精神的提升,以及人文教养”[5],同时为当代人类解决所面临的诸多难题提供了重要启示。从继承性来看,哲学社会科学必然要吸收、借鉴和融合历代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前进,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为此,要善于继承、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发现素材、寻找主题,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因持续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而永葆活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求我们深入挖掘和系统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努力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中国文化当中超越国度、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成果传播到世界各地,造福于世界人民和世界文明。从民族性来看,哲学社会科学“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6],为此,我们的研究必须与本国、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历史境遇结合起来,方能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哲学社会科学越能彰显中国元素和民族特色,突出继承性和民族性,就越能展现中国特色,也就越能为世界各国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其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原创性、时代性。

  理论之树之所以能够常青,关键在于创新。创新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持续发展、永葆活力的内在动力,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和本质所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否具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国,我国在研究队伍、成果数量、政府投入等方面均处于世界前列,但迄今为止在学术创新上的能力和表现同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却并不相称。应当承认,当代中国正经历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许多新现象、新问题亟待哲学社会科学做出解答。为此,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要以我们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观点和思想理论,形成我们自己的鲜明特色与独特优势。学术研究还离不开所处的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站在时代的前沿,倾听时代的声音,回答时代提出的一些重大问题,这样的学术成果才能获得长久的生命力。马克思曾断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7]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无可比拟的优势,关键就在于始终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提出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的理论观点,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此,当代中国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善于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者的主体性作用,围绕中国和世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注重发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形成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和时代性。尤其是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着力推出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原创性学术成果,真正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作用。

  其三,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系统性、专业性。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注重并体现专业性、系统性和学理性,进而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一是要在学科建设方面,遵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社会、文化、政治、法律、军事、生态、党建等各个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进而创立在世界上有声音、有影响的中国学派。为此,既要兼顾学科的差异性,又要兼顾学科的完整性;既要注重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发展,也要关注冷门学科,给冷门学科提供发展空间和发展条件,关键时候能够拿得出、用得上,真正形成“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相辅相成、学术研究和成果应用相互促进”[8]的良性互动局面。二是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体系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重点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法学、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等“马”字号学科,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学科群。与此同时,按照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的要求,继续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工作,努力形成适应当代中国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学术前沿、门类齐全的教材体系。唯有如此,才能彻底改变有的学术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的问题,彻底改变马克思主义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的问题,为马克思主义入脑入心提供学科支撑。三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所谓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就是用中国表达来讲述中国故事,解读中国实践,传播中国声音,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真正能够走向世界、影响世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要从事实、逻辑、价值、表达等不同层面,依照学术话语体系的内在逻辑联系,凝炼成为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表达,着力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质量和整体水平,进而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三

  关于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9]的思路。事实上,此论述已蕴含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范式,亦即“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无疑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行动指南。

  首先,在精神原则、理论立场和根本方法上坚持马克思主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将其视为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倘若不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足见马克思主义于构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重要性。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之所以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凸显中国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形成的理论成果,不仅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且也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理论成果,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方面形成的思想理论成果,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主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只有紧扣这些研究主题,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原则和理论立场,才能进一步彰显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特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求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专家学者,真懂“马”、真信“马”,在纷繁复杂的当代思潮当中,保持清醒的头脑,站稳政治立场,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和精神实质融入自己的学术研究当中,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内化为自己研究过程中的理论自觉与方法自觉,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这一具有世界形态的先进文化来甄别、改造各种思想文化资源,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既要书写人类文明的华彩篇章,也要为人类解放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也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所在。

  其次,在核心资源、问题意识、话语体系上凸显中国主体性地位。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必要在核心资源、问题意识、话语体系上凸显中国主体性地位。一是要立足中国传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并不意味着抛弃传统、忘记根本。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资源。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当中,包含着极为丰富的人生哲理、学术思想和治理智慧,不仅为当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中国人提供了主要的精神资源,同时也是今天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文化根基与资源宝库。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善于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广征博引、纵横捭阖。在此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梳理了从先秦子学到宋明理学、从诸子百家到近现代思想巨擘的文化轨迹和思想脉络,并引征了大量中国古典诗文。诸如,他特别强调,我国古代的读书人历来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和抱负,今天的学者也应树立起“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唯有真正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方能做出无愧于时代的大学问和真学问。从这些论述中,不难窥见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乃至推崇。故而,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有立足于中国传统的高度理论自觉,注重对中国传统资源的挖掘和整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术上的综合创新,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风格、中国智慧的学术观点和理论创新。二是要聚焦中国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真正优秀的学者,总是善于在众声喧哗中辨析时代的声音,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以此促进学术的发展乃至社会的进步,这也是人文社科领域学者的重要使命和职责所在。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生态、国防、外交、党建等领域中许多新问题新现象,亟待我们做出有学理支撑的解释和回应。为此,学者要善于从历史传统和当代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尤其是要加强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思想的系统梳理,对当前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阐释,争取提炼出富有理论穿透力的学术观点,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三是要建立中国话语体系。在百舸争流、百家争鸣的世界学术体系当中,是否拥有自己独立的学术话语体系,将直接影响甚至决定我们在国际学术领域的话语权。季羡林先生尝言,中国学术要在全球化的学术境遇中立足并发展,必须以自尊自重的姿态盘点本土文化资源,“回归自我,仔细检查,阐释我们几千年来使用的传统的术语,在这个基础上构建我们自己的话语体系”[10]。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在融通中、西、马三大学术话语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概念、学术范畴和表述方式,着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用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的学术话语体系来解读中国问题,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告别“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尴尬境地。

  再者,在学术资源、研究方法上注重对“他山之石”的积极借鉴。

  众所周知,中国文化拥有俯仰千年、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丰厚学术传统,更葆有面向世界、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广阔胸襟。应当承认,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中包含着大量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理论成果。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薄伽丘、达•芬奇、哥白尼、伽利略,近代社会的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孟德斯鸠、汉密尔顿,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圣西门、傅里叶、欧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都是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思想家和理论家。这些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是我们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和重要借鉴。事实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本身就是在和世界学术体系相互交流、彼此学习中逐步发展的。为此,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在立足中国实践、秉承中国立场的前提下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积极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概念、话语和方法。既要含英咀华,广收博取,同时又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由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背景和理论命题与中国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所面对的问题并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来解决中国问题时,将其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境遇结合起来,服中国的“水土”,接中国的“地气”。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合作,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既要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的有益成果,也要生动讲述中国故事,积极传播中华文化,使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能够真正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

  综上可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范式即“马学为魂,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具体来说,在精神原则、理论立场和根本方法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核心资源、问题意识和话语体系上凸显中国主体性地位,在学术资源和研究方法上注重对“他山之石”的积极借鉴。这一基本范式要求我们摒弃学术和文化上的对立思维与偏执态度,理性对待、正确处理中、西、马三大理论资源之间的关系,自觉接受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尊重并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积极借鉴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是要善于从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中汲取丰厚的养料,在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基础上,彰显马列之魂,立足中国传统,聚焦中国问题,建立中国话语,在指导思想、核心资源、问题意识和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唯有如此,方能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注释:

  [1]《庄子·内篇·人间世》,《诸子集成》第3卷,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页。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3]方克立等著,谢青松编:《马魂中体西用: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81-294页。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5]陈来:《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国学流变与传统价值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115页。

  [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8]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9]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17日),《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10]季羡林:《门外中外文论絮语》,《文学评论》1996年第6期。

  (原载《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

来源/作者:谢青松/哲学所 责任编辑: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