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杨晶|赓续中华文脉:何以必要、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

时间:2024/1/17 11:11:49|点击数: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中华文脉深远悠长。赓续中华文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中华文明永续传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赓续中华文脉注入固本培元、立根铸魂的思想力量。

  何以必要:赓续中华文脉具有重大意义。一是担负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担负这一使命,必须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夯实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根基。二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必要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展现了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品格和精神特质,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中国特色”的重要原因和必要条件。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中华文明的浸润、滋养和支撑,需要在中华文脉赓续中获得绵延不绝的前进动力。三是推动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新贡献的必由之路。五千年文脉涵养了巍巍中华,写就了人类文明史中光辉璀璨的篇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高度,基于中华文明的思想智慧和历史经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世界性的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为人类文明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何以可能:赓续中华文脉的历史文化前提、思想理论指导与具体实践基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突出特性表明,中华文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诸子百家、汉唐气象、宋明风韵……文脉千秋贯,江河万古流。作为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血脉,推动着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即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性”集中体现并深刻表明,中华文脉深远悠长,却始终一以贯之,并在长期兼收并蓄中勇于创新、与时俱进。习近平文化思想为赓续中华文脉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根本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继承发展的理论成果,也是赓续中华文脉,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思想结晶。新时代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具体实践是赓续中华文脉的现实基础和基本保障。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推动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等的意见、政策出台并落实。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新成果,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实践,取得了培根续脉、传承文明的辉煌成就。

  何以可为:在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中赓续中华文脉,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指出,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坚定文化自信,是赓续中华文脉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增强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志气、骨气、底气。秉持开放包容,推进“两个结合”,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两个结合”彰显了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特性、胸怀和气度。“第二个结合”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是我们赓续中华文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由之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正是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赋予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以时代精神、时代内涵和新的表现形式,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要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谱写好中华文明的当代华章。

  (作者系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NBO SPORT哲学研究所副所长、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杨晶)

来源/作者:云南日报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