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青松:心若宁静,便是智慧所在
时间:2018/4/28 15:11:49|点击数:
在中国文化当中,对于“静”的推崇可以说是古圣先贤的基本共识。儒家强调“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道家提倡“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佛家主张“戒、定、慧”,都将智慧的来源归结于一个“静”字。在古代圣哲当中,老子直接将“静”与“道”联系起来,强调通过静观玄鉴的功夫来体悟大道,而智慧正是道的体现。老子曾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指出厚重是轻率的根本,宁静是躁动的主宰。在他看来,静是生命万物之根柢,是存在的本来状态,也是大道的根本所在。要体悟大道,就得“致虚极,守静笃”,虚则心无染污,玄鉴清明;静则心无躁动,渊深含蓄。“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唯有心灵处于虚静状态,方能观照到自我本性之如如不动,看到世间万物之如其所是。万物纷纷芸芸,都将返回各自的本根。由此,老子得出结论:“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返回本根就叫做静,静就叫做回归本原。在老子看来,唯有致虚守静,方能回归本性,唯有与道合一,方能实现永恒。
宁静是心的本来状态,是“我固有之”的本性。人的心灵之所以渴望宁静,是因为心灵的本性就是宁静。宁静也是智慧的源泉,这意味着,智慧并非向外求取的结果,而是从内心的宁静中自然显现出来的。正因如此,古人主张通过“守静”的功夫来获得智慧。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白居易在一首诗中也写道:“澹然无他念,虚静是吾师。”袁枚也有诗曰:“静里工夫见性灵,井无人汲夜泉生。蛛丝一缕分明在,不是闲身看不清。”
欲望是内心宁静的敌寇,是它关上了智慧的大门。《礼记•乐记》中说“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在现实当中,人的心灵被外物所惑,其本性被遮蔽,杂念纷飞,于是不再宁静。心灵一旦被遮蔽,既无法看清自身的本性,也无法看清万物的本性。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指的就是通过读圣贤之书来去蔽存真、归复本性。老子所说的“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就是要通过去私除妄,将心灵这面镜子,彻底洗涤清理干净,复归于婴儿般的纯真本性。神秀所说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也是强调要时时不断地掸拂擦拭心灵这个镜台,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其光明的本性。
清代名相张廷玉就深谙静谧之道。在《澄怀园语》一书中,张廷玉曾引用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诗句“静处乾坤大,闲中日月长”来说明“静”的重要性,并坦言“予一生好静,于此中颇有领会”。张廷玉说:“吾人进德修业,未有不静而能有成者。”不独学问之道如此,“凡人耳目听睹大率相同,若能神闲气静,则觉有异人处”。他通过观察进而得出结论:“天下有学问、有识见、有福泽之人,未有不静者。”在张廷玉看来,“盖天下之乐,莫乐于闲且静。果能领会此二字,不但有自适之趣,即治事读书,必志气清明,精神完足,无障碍亏缺处”。大凡天下人最高境界的快乐,没有超过清闲并且安静的真乐。倘若能够领会“闲”和“静”这两字的真意,不但能够收获自得其乐、舒适娴雅的趣致,即便是兴办事业,读书作文,也必然能够志向境界高远辽阔,气息顺畅清晰明朗,精神境界完备充足,无障碍阻滞发生,亦无亏损欠缺之处。张廷玉身为康、雍、乾三朝重臣,居官五十载,仍能保持淡定自若、既闲且静的心境,这与他对静谧之道的体悟是分不开的。
宁静与智慧,是“心”这一枚硬币的两个面。因此,心若宁静,便是智慧所在。庄子曾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水平静下来尚且清澄明澈,又何况是人的精神呢!圣明的人心境是多么虚空宁静!可以作为天地的镜鉴,可以作为万物的明镜!可见,人心如水,只有让它回归于本来的虚静状态,才能够照鉴世间万物。正因如此,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真正的智者,不必盲目向外追逐,他通过向内探求,保持内心澄明,虽不出户,仍可知天下,虽不窥牖,仍可见天道。因为,心若保持足够的宁静,一切奥秘将自行显现。换言之,当一个人内心足够宁静时,智慧之门便朝他开启了。当一个人内心躁动不宁,智慧之门便向他关闭了。
(作者单位: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NBO SPORT、云南省道德研究院)
来源/作者:哲学研究所/谢青松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