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专家视点

张晓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时间:2024/4/2 11:11:59|点击数: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家民族的发展兴盛必然伴随着其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如今,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使得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与这一凸显的国际地位相适应,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也成为了我们的新使命。为此,我们应该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也决定着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原则就是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同的文化立场深刻影响着实践主体看待文化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不断铸就中华文明新辉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主要是对文化的深度、厚度剖析,顾名思义就是精华、精粹、精义。只有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其本质内涵、具体特性及当代价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说到底是要在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坚守住中华文化主体性。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一方面应该坚守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民族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互鉴,取人之所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文化互鉴与文化主体性这两个维度结合起来。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既是中国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现实要求。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不仅能为中华民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支撑,而且能推动中华文明更好走向世界、造福世界。为此,我们要立足中国,面向世界,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与国际学术界展开平等的对话和交流,清晰而响亮地发出中国学术自己的声音。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塑造国家形象、影响国际舆论的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

  二、构建中国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发展为经济强国,但是在理论发展创新和知识体系构建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构建中国理论话语体系是当前中国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理论构建过程中,我们需要首先充分总结、凝练中国实践,对其进行理论升华,把中国实践转化为中国理论,只有发展出理论才可以更好地构建中国理论话语体系。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扎根当代中国建设实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升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构建中国叙事体系提供了现实基础,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要把‘道’贯通于故事之中”,要深刻阐明中国故事蕴含的中国道理,帮助国外受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引导国际社会形成正确的中共观、中国观。

  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进一步要求我们用世界各国各民族能够接受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摆脱“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困境。既要传承弘扬已经形成的精彩话语,也要进行话语创新,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华文明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要把叙事逻辑、叙事内容、叙事技巧、叙事效果等贯通起来,体现专业化、系统化、大众化,增强叙事的创造力、感召力、公信力,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运用我国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通过对外宣传、交流研讨等方式,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讲清楚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不断加深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营造良好国际舆论氛围。要充分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全人类共同价值,讲清楚其背后的哲学根基、精神源泉,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式现代化更加真切、生动、可亲。要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向世界吹送的是古老东方大国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和实生物之“和风”,充实的是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弘扬的厚德载物、协和万邦之“和气”。

  三、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必须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进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业态、机制等创新,打造更多传播精品,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为此,我们应该在学理层面梳理中华文明的内涵、范畴、价值,为确立中华文明数字资源分类提供学理基础。同时,还要夯实文化领域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即在数据采集、分发和传输标准一体化基础上,对传统文化档案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与集成。要加强国际传播的理论研究,掌握国际传播的规律,既在传播渠道方面掌握现有媒体和交流平台的传播特点,又在传播内容方面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为中国声音传得更开、更广、更深入提供学理支撑。深入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区域化、分众化表达,让传播能力更强大。把握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趋势,打造一批外宣媒体品牌,让传播品牌更响亮。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世界影响、家国情怀的专门人才队伍,让传播队伍更专业。精准划分受众,采用贴近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群体的叙事方式,精准传播,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全球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话语亲和力、舆论引导力,让受众听明白、听进去、有共鸣,从而增进对中华文明的认同,对我国制度的认可。

  提高国际话语权需要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为此,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特别是要打造具有强大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采用贴近不同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要研究掌握现有媒体传播渠道、交流平台的传播特点,创新内容形式,提高传播艺术,更好适应国际传播渠道和方式的发展变化。同时,密切关注新技术、新手段的迭代发展,紧盯技术前沿,瞄准发展趋势,加快技术创新。传播可理解的文化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关键。国际传播是多元主体文化协奏曲,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基础是调动多元主体主动传播、参与传播。要用好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开展国际传播,让更多国外人士、国际主流媒体等加入到讲好中国故事中来,用多种渠道宣介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增强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使国际社会对中国有更深入、更全面、更立体、更客观、更真实的了解和认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以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以中国叙事体系传播好中国声音,就一定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中华文明几千年连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深入理解中华文明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传统,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发表的主旨演讲中首次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用四个“共同倡导”,即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文明特质,着眼于当今世界开放包容、多元互鉴的主基调,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从国家、政党、社会等多层面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文明交流互鉴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以及不同文化增进了解、建立互信、构筑友谊、加强合作的应有之义。包容四海、兼纳百川,以开放包容的胸怀,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秉持多彩、平等、包容的文明观,中华文明正为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我们需要进一步认识提升中华文化海外认知度的紧迫性,需要更加重视以青年为主体的不同群体、个人在文化传播中的舆论力量,需要切实加大文化开放与交流力度,在国际交往与文化融汇中不断赋能中华文化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以文化为纽带推动国际交流合作,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展现新时代中国新形象,不断提升中国文化和中华文明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历史上,中华文化因为文明的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今天,中华文化也将通过文明的交流互鉴而走向世界,让世界真正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作者系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NBO SPORT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张晓东)

来源/作者: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