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研究”团队赴成都参加“生态·灾害·旅游——2017长江上游灾害应对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论坛”

时间:2017/11/10 17:43:39|点击数:

  2017年长江上游多地灾害频发,其中四川“6·24”茂县叠溪山体高位垮塌、“8·8”九寨沟强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均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再一次深刻地显示出青藏高原东缘地质生态的脆弱问题。而脆弱性正是我们反思全球化之下自然与人文、生态与文明、灾害与经济社会、防灾减灾与抗灾救灾等错综复杂关系的切入点,也是灾害研究的基本命题。

  2017年11月3日~5日,我院“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研究”团队赴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参加由德国艾伯特基金会、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主办,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气象灾害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信息化重点研究基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联合承办的“生态•灾害•旅游——2017长江上游灾害应对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论坛”,该论坛的主题有:跨区域、跨境灾害与生态保护;灾害应急管理;全域旅游与旅游扶贫;灾后重建与地方主动性;多学科灾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灾害研究数据库建设;灾害、历史记忆与口述史建构。

  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李永祥研究员作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的大会主旨发言,从灾害数据库与灾害文化数据库的异同辨析开始,分析了少数民族灾害文化的概念,调查方法,最后总结了少数民族灾害文化数据库建设的路径。

  刘婷研究员在分论坛作了《大理洱海治污引发的争论与人类学思考》的发言,对2017年大理州洱海治污采取的“七大行动”所引发的各方争论进行了分析,并对此作出人类学思考。

  与会学者从多学科角度,以长江上游为重点考察区域,以生态、灾害、旅游为主线,共同探讨了区域发展、和谐生态与人文环境共建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也有助于对“汶川大地震”后近十年的灾害研究的学术与工作经验进行适时的归纳、总结与提升。

来源/作者:刘婷/文学所 责任编辑: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