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5期摘要
时间:2017/1/18 11:39:57|点击数: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意义、要求及范式
谢青松 云南省社科院
摘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有助于增强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与学术自信,有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要求是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基本范式是,在精神原则、理论立场和根本方法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核心资源、问题意识和话语体系上凸显中国主体性地位,在学术资源和研究方法上注重对“他山之石”的积极借鉴。
论全球化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
陈 跃 李俊斌 西南大学
摘要:全球化发展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一是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即马克思主义理解的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话语体系、全球主义所理解的经济全球化存在本质区别;二是政治全球化的挑战,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受到质疑、政治主题面临时代转换、政治意识形态受到挤压;三是文化全球化的挑战,即多元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民族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文化帝国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入侵等问题。当代马克思主义要引领全球化进程,必须高度重视和积极应对全球化发展带来的各种挑战。
依宪治国背景下完善撤县设区的宪法学思考
李 雷 武汉大学
摘要:中国城镇化率正快速提升,撤县设区成为适应这种变化的重要手段,地区经济发展使其具有必然性,但时至今日撤县设区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变革模式,既缺乏明确的制度规范,又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性。撤县设区实质是地方权力的再次分配,应该由国家统一规划,遵循宪法对地方制度的原则性规定和其他法律对撤县设区的具体要求,健全撤县设区立法体系,明确县区权限的差别,并对撤县设区责任追究制度作精密设计和恰当安排。
撤县设区的科学规范探究
李金龙 翟国亮 湖南大学
摘要:在撤县设区实施的过程中,不少地方出现了超前行动、揠苗助长等失范行为。通过将撤县设区科学规范的基本内容与中国当前撤县设区的现状进行比照,归纳中国当前撤县设区偏离科学规范的主要行为表现,进而剖析这些失范行为的背后动因,并提出中国今后撤县设区应回归到科学规范上来。
行政分权抑或其他?
——美国地方自治概念再探析
张晓燕 复旦大学
摘要:中央与地方关系模式的理性反思是行政法治建设中举足轻重的问题。由于各国政治、文化和历史等背景语境的差异,对于各国地方自治经验的关照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这种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彼此的关照、反思和借鉴。不同于常规聚焦于以中央与州的关系为核心的联邦制度诠释来理解美国地方自治,事实上,超出传统的规范范式,美国国家建构并非单纯的理性产物,同时也包括了神圣性的另外架构,理念与实践深受其宗教传统影响。以此为背景,通过对其作为立国观念基础的建国哲学以及制度基础的宪法文本的解读,展现了美国地方自治实践中所蕴含的特有的处理央地关系的政治理性和法治逻辑。自治除却通常意义上所彰显的政府内部行政分权的治理理性,更包含了一种公共治理中对发掘存在于人民当中的理性力量与道德勇气的关照。
传统家学文化之德性伦理的三重意涵及当代指涉
陆建猷 郝云红 西安交通大学
摘要:中国传统家学是以私家藏书、经典家授、家教训示、家风传承、家族谱牒为质素要域的家传之学。传统家学文化的精华在于它内涵的精神力量和价值。这种精神力量和价值作为一种观念文化,它的核心基础是儒家的德性伦理思想。德性伦理思想对家道原理旨趣的培植、对家风人文精神的孕育、对家教义理授受的达致,是解悟与开启传统家学文化的着力点,也是思考中国家学在构筑当代中国家庭文化及社会文化的关键所在。家道的和为贵、道尚正、孝为先;家风的德性立家、学养门第;家教的修身治家、敬业应世等处世理念与行为规则渗透到社会文化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是中国家学在构筑中国文化及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所在。
“乡贤”的伦理精神及其向当代“新乡贤”的转变轨迹
赵浩 东南大学
摘要:“乡贤”已经成为当下的学术热点,然而现有研究缺乏对“乡贤”本身的道德哲学辨析,从伦理精神的视域来看,“乡贤”体现了三个层面的道德哲学品性:个体生命与其公共本质的合一;道德价值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综合;道德主体与伦理实体之间的良性互动。随着“乡”的社会变迁及“贤”标准的时代变化,当代“新乡贤”应向着乡贤类型的多样化与乡贤德性的多元化发展。
作为经学研究方法的政治哲学与经世观念
秦际明 四川大学
摘要:经学话语方式在中国历史上数经变迁,至宋明,理学的兴起使五经之学日益边缘化。清代经学再度兴盛,经学研究成绩突出,但由于各种原因限制了其经学研究的范围,无法应对时局之变的挑战。在今日,除了历史文献研究与名物制度考证之外,还须要探索经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问题,这就需要从社会结构变迁来理解经学超越时代的意义。因此需要寻找经学研究的新方法。新近以来政治哲学话语的兴起为此提供了契机。但作为西方学术观念的政治哲学与经学的经世之旨仍然存在方凿圆枘之隙,需要做进一步的疏通工作。从经世的角度来理解经学是今日经学研究所需要的适宜之法。
当代“构成主义先验论”的发展理路
贾向桐 南开大学
摘要:自然主义是当代科学哲学最盛行的思潮,自奎因以来逐渐占据了科学哲学的主导话语权。但近年来,与自然主义相对立的先验论研究范式终于有了新的进展,并对自然主义哲学产生了重大冲击。这种新的先验论潮流可以统称为一种“构成主义先验论”,它们以新康德主义以及约定论为理论构建的基础,通过对科学理论构成性结构的分析,重新论证了“构成性先验知识”存在于科学理论之中的必然性。并且,“构成主义先验论”希望借助一种“相对化”的先验论观念超越自然主义给当代科学哲学带来的相对主义难题,以重新论证科学的合理性问题。
审美共通感的公共哲学意义
李河成 陕西师范大学
摘要:反省程序宪政学在公共领域的形式化理性和其于私人领域的原子化弊端,审美共通感因而具备“政治文化”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和审美“感通学”问题本身的历史承继性。审美共通感的公共哲学诉求是继儒家传统、契约规则、货币媒介、阶级政治、语言交往等等探究之后的超越。审美共通感推向审美共同体的努力,第一立基专项感觉感通向共同感觉(通感)的分析;第二立基私人感觉升华向社会共同感觉的努力。此“心性-秩序”合拍的自觉意识,从维科、阿伦特等人想象的公共表象(符码),苏格兰自然神论的道德感本心,康德的先验共通感,马克思从实践具体生成的感通政治学,阿伦特“德艺”绽现与交往等议题,以史带论,展现审美共通感的公共性机理。此具体感觉获致共同感觉的“感通学”是“间性哲学问题”的理论建构,是超越“感性学”“美善学”等“实体哲学”美学的演绎,继而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公共诉求”等议题做出理论铺垫。
分享经济的可行领域及推进路径
王 锋 北京交通大学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经济发展模式面临困境,产能过剩、外贸乏力、消费萎靡等现象表明,经济要持续发展,就应更新思维,注入发展新活力。分享经济的应用就有助于促进闲置资源的优化配置,挖掘消费潜力,刺激经济发展。在现有条件下,分享经济全面推开尚不现实,但在一些领域却是可行的,在这些领域探索分享经济,能积累经验,为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论民众低碳需求与企业低碳生产联动推进机制的构建
宋晓利 江南大学
摘要: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中国正面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对绿色食品、绿色家居、绿色服装、节能环保家电等低碳、环保产品的消费需求与日递增。可以说,低碳环保正在成为主流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念,并成为引导未来消费的重要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当积极顺应民众消费需求的变化,立足民众消费需求来安排生产,推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为此,政府和企业应当共同努力,立足民众的低碳需求,构建起民众低碳需求与企业低碳生产的联动推进机制,在满足民众低碳消费需求的同时,推进企业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等的转型升级,以低碳生产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
论企业政治关联和政治战略的作用
——从中国政企关系演变的视角
吴婧洁 吉林大学
摘要: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研究一直是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领域关注的焦点。企业政治关联与企业政治战略是管理学最早有关政企关系研究的课题,从不同理论与研究的视角来看,二者的作用存在差异。无论是在政府干预较强的经济转型初期还是在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的现今,企业政治关联对企业改善经营环境或适应环境变迁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基于不断调整的政治关联,制定与实施政治战略对企业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具有深远意义。
论加快云南非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必要性
——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视角
郑宝华 云南省社科院
摘要:农业现代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中国应对经济新常态的两个重要举措。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来看,农产品加工业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云南农产品加工业总体上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如果去掉烟草工业的光环,非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就显得极其缓慢,该行业因此成为制约云南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应从强化和提高认识、优化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启动非烟农产品加工工业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产业品牌、龙头与源头齐头并进等方面着手,加快云南非烟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
——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屠年松 李 彦 昆明理工大学
摘要:2007-2014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效率平均值在0.5866~0.6113范围内,总体呈递增趋势。从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来看,GDP、自贸协定、共同边界等变量能够促进双边贸易,而距离和关税水平等变量是阻碍双边贸易的主要因素。应从自贸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三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提高中国与东盟国家双边贸易效率,并释放贸易潜力。
区域旅游演艺产品可持续发展研究
——以云南丽江为例
杨小明 张洪波 邓明艳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摘要:旅游演艺是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民俗旅游、体验旅游的兴起而迅猛发展的一个热点行业。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以特定文化资源为素材进行文化再生产的旅游演艺产品,其可持续发展度取决于自身所具备的固有潜力,包括演出场所与演出内容的关联性、核心团队的号召力及其可替代性、节目形态的模仿难度等,演出场所与演出内容的关联度越强,核心团队的号召力越强,可替代性越强,节目的可模仿性越低,该旅游演艺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潜力就越大;反之,则可持续发展潜力就越小。
“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何星亮 中国社科院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对复兴中华民族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中国人提出的合作共赢、共同富裕的国际性现代化构想,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提出的第一个“走出去”的发展举措,是促进国内东西部平衡发展的措施,是海防和塞防并重的体系,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超越版和升级版。“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是一项举世瞩目的系统工程。中国将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实现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为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平衡发展、共同富裕和社会稳定担负起更大的国际责任。
关于当代纳西东巴文献释读刊布和创新的思考
杨福泉 云南省社科院
摘要:纳西族文化保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纳西东巴文献的搜集、释读刊布逐渐进入高潮,取得诸多成绩,但是也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偏重对东巴书写文献的翻译释读而忽略了对口诵经典的解读翻译;二是由于旅游等产业的带动,东巴文献载体的东巴纸需求过热,导致造纸原料已濒临灭绝;三是当下东巴古籍文献翻译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准确方法,还显得比较粗糙,应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四是东巴文献的传播还比较殿堂化,应加强对大众,特别是纳西族民众的普及工作;五是民族文化应该是活的文化,传统的东巴文献不应成为故纸堆,而应在当今继续发展演变、丰富和创新。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学界的重视,找到进一步解决的有效办法。
中国民族生态法律制定研究
尹 仑 云南省社科院
摘要:民族生态法律是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上,现代环保法律与民族习惯法等传统法律相结合,针对民族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及其相关传统知识制定的保护和发展的法律。民族生态法律的制定,是中国民族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从生态文明的视角来加强和完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民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保护优先是民族生态法律的指导思想,可持续发展是民族生态法律的重点,传统生态法律是民族生态法律的借鉴。
民族区域自治与因俗而治
马 经 云南民族大学
摘要:渊源于氏族部落习惯的因俗而治,一直是中国古代处理各民族与国家的种种关系和问题,构建少数民族政治和法律制度的传统理念和基本原则。其内涵随着历史的进程得到日益丰富,其价值也得以不断提升,其中蕴含着值得借鉴传承的积极因素。从中可以看到因俗而治与民族区域自治,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从因俗而治到民族区域自治,有着必然的历史联系。因俗而治传承了数千年,可以为民族区域自治的创新发展提供许多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互联网金融规制专题
P2P网络借贷法律规制的德国经验及其启示
纪海龙 华东政法大学
摘要:借鉴德国金融法制以及德国金融监管者对P2P网络借贷的规制,提出存款的本质特征之一是承诺保本,拆分期限的债权让与模式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对于平台关联公司自融行为,不应一概禁止。应在网贷监管中提高或取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认定中的人数标准。在互联网平台融资规制中采用多人小额投资豁免原理,是平衡投资者保护和金融便捷的根本途径。
两岸互联网金融犯罪法律规制探析
——兼以两岸非金融机构(电子)支付管理规则为核心
朱健齐 汕头大学
陈英杰 中国政法大学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与金融环境出现相互融合趋势,虽在现阶段中国大陆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较中国台湾发展成熟,然而台湾对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法律规制更为具体直接。以两岸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制对比作为切入点,对金融的发展现状、犯罪风险、法律规制等两岸异同进行论述。打击两岸互联网金融犯罪不仅要完善法律规制,还须健全社会征信系统,加强监管第三方支付平台,加强两岸打击犯罪协作。
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法律制度根源
——法治不健全、信贷歧视与异质性互动障碍
赵冉冉 华东政法大学
摘要: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异军突起”,植根于中国独特的制度环境——法治不健全:政府权利的不受节制,导致了金融资源的分配向体制内严重倾斜,而随之而来的体制外融资难的问题,为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创造了客观需求;相关金融监管制度以及破产法、个人信息权法等法律的缺失,又为互联网金融预留了生存空间。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利用信息技术为体制外主体绕开体制内渠道融资创造条件。社会学与经济学殊途同归的为上述体制外融资问题开出了近似的处方,但互联网金融并非该处方上的一剂良药,因为其并不能帮助不同社会群体达成更多的异质性互动。而央行正在开展的网络金融征信系统的尝试,则是弥补互联网金融上述缺陷的关键所在。
中观佛学对魏晋画论的美学渗透途径研究
王婧 南京大学
王菡薇 南京师范大学
摘要:东晋僧人僧肇的佛学名篇《肇论》在论证大乘中观佛学时采用了玄学的语言风格。与其同时代的绘画理论家宗炳在其论画名篇《画山水序》中则是以玄学风格之言语来论证佛理和展现佛学审美意趣。对比《肇论》和《画山水序》中的重要理念可以发现,《肇论》中的“不迁”“性空”“虚心”与“冥一”,在《画山水序》中都可寻找到与其对应接通的绘画美学思想。
印度早期佛教乞食制度的衰落及其影响
王航 陕西师范大学
摘要:乞食是原始佛教时期僧团主要生存方式。伴随着佛教世俗化、教义发展与对外传播,乞食制度与佛教发展的内在矛盾也越来越激烈,不适应性暴露无疑。布施代替乞食逐渐成为僧团主要生存方式。僧团依据现实需要阐释了依正命而活的原则,又通过修改戒律,解决了理论与现实的困境。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印度佛教发展的面貌。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老年人长期照护发展路径再审视
高传胜 南京大学
摘要:老年长期照护实质上是医养结合型老龄服务。无论从中国所处发展阶段、面临严峻形势,还是医疗、养老领域发展实践看,长期照护的发展重心都应该放在服务供给、而不是社会保险项目建设上。一方面,缺乏服务充分有效供给,社会保险的保障功能根本无法最终实现;另一方面,为了应对发展新常态下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风险,国家正在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增社会保险项目与“降成本”要求相悖,而发展长期照护服务则是“补短板”、增加有效供给的重要方面。结合国情,长期照护服务业必须走多元化、包容性发展之路。立足形势,建立长期照护保险应坚持审慎原则,通过改革、切割医疗和养老保险项目来实现。
论周初政局变动中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同一性
乔传宁 郑州大学
摘要:周初政局变动以三监之乱为典型史实。对三监之乱的研究很多,但从族群视角对其研究则尚显欠缺。三监之乱可以看做是族群认同矛盾的结果,而藉此所实行的分封则又推动了族群认同,二者是同一性的。这种同一性早在周立国之前的部族时期既已存在。值得深思的是,在政治认同与族群认同二者同一性的互动中,族群认同是以政治组织力对各邦族血缘性超越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的。族群认同的这种内在规律性又在西周后期乃至春秋时期的政局变动中“预示”了历史的发展。
唐代差科簿所见“不济户”略考
赵 贞 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不济户”是安史乱后籍帐制度渐趋崩溃,“九等定户”难以调整贫富升降社会关系的情况下,李唐重建徭役差配制度的产物,较为真切地反映了中唐以后社会贫富强弱两极分化的现象。作为贫穷弱户,“不济户”与“不支济户”“不存济户”涵义相同,始终是国家免除赋役和抚恤救助的对象,但在它的背后体现出以“贫富等第”为依据的差科新标准,对传统九等定户的不断冲击,进而成为唐后期差科簿制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化政治”:话语内涵及理论生成的历时性考察
李艳丰 华南师范大学
摘要:文化政治是西方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文化知识分子对文化与意识形态展开批判性反思的理论产物。文化政治重新思考了文化、政治与权力问题,重构了文化、政治的语义、结构与功能。文化政治滥觞于葛兰西的霸权理论,经威廉斯、阿尔都塞等人的发展,以及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创生,成为文化研究、后殖民主义批评、女性主义批评的主导话语范式。文化政治既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同时也有明显的理论局限,需要对其展开辩证的反思。
基于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构建
刘敏惠 张 仙 云南农业大学
摘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核心与目标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文化的重要场所,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家对公共文化服务战略规划诠释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内涵,根据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和图书馆服务宣言,可将图书馆的服务定位为公共性、公益性、均等性、开放性、便利性。因此,在对已有的图书馆服务均等化模式进行完善的同时,还可实行大中小布局、点线面联合、零距离泛在服务模式,最终实现图书馆公文文化服务时空全覆盖,以便更好地保障社会公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当代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赵迎芳 山东社科院
摘要:受公共文化投入总量不足、机制创新不足、效率低下等因素制约,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及阶层之间非均等现象比较突出。当前应从理顺和创新管理体制,制定完善政策法规, 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和管理模式,探索开展绩效评估工作等方面入手,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来源/作者:期刊部/陈慧妮 责任编辑:代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