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摘要
时间:2017/1/18 11:35:00|点击数:
地方社科院加强新型智库建设研究
李 涛 安博体育(中国)官方网站,ANBO SPORT
摘要:地方社科院作为党委、政府领导下的专门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机构,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拥有独特优势。在国家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全面部署下,地方社科院应通过改革创新,找准推进新型智库创建的着力点,从传统的战术型研究学术库向新型的战略型研究智库转型,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和各专项改革,加强学科、队伍和平台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更好地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打造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层递交往:民族团结的微观逻辑
吴恒同 玉素甫江·艾赛提 喀什大学
摘要:深度交往是民族团结的基本机制,这一机制是通过制度、组织、习俗、规范把民族成员之间的深度交往互动固化,建构民间组织、全覆盖的礼俗网络、共享价值观和节律性集体行动塑造的。从各地族内族际团结行动以及比较族际交往关系可以发现,由浅入深的层递交往是民族团结的微观逻辑。通过层递交往实现民族团结,政策思路上要从“社会的问题政府解决”转到“社会的问题社会力量解决”,更多地支持社会行动。
完善中国海外投资法律制度的思考:中美比较的视角
吕岩峰 冯德恒 吉林大学
摘要:海外投资法律制度是保障和促进对外投资的基础。中国的投资法制存在重内轻外、分散庞杂、自由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滞后于海外投资发展和美国为代表的国际法制实践。明晰投资法制的完善趋向,一是需要以经验性的研究进路关注美国法制演进的动向,二是按照比较法的横向视角考查法治规律与国别特点的张力。法制完善的起点在于角色转换与定位,核心在于对利益需求的认知。海外投资法制的完善必须把握美国法制“软优势”博弈、“公私平衡主义”与“人本化”等趋向,在自由化程度、国内外渊源、可持续发展标准及争端解决设计等方面统筹好前瞻性与舒适度,寻求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契合。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问题的思考
刘 保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当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两种价值观念的竞争与较量,一个突出方面就是对话语权的争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自信与自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集中、深刻、系统地阐述,极大地提升了话语权分量。从中国旗帜、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四个维度,梳理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权问题,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其内涵与要义。
近年来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版图与前景展望
张永奇 中国社会科学院
摘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地位与价值,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认识的历史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成就,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与意识形态的重建,哲学社会科学与提升文化软实力,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评价体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自觉,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审思,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等十个方面的研究集中描述了近年来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版图。展望前景,促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提升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高度,在立足中国实践回答“中国问题”中开掘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在维护人民利益坚持“为人民做学问”中增加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厚度等方面协同推进,综合创新。
中国语境下资本逻辑的边界意识
张春玲 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资本逻辑是指资本作为支配一切生产要素的社会权力,把各种资源都纳入到资本的运转体系中来,服从和服务于资本增值的目的和本性。资本决定着现代社会的基本建制,资本逻辑成为“以一驭万”的“终极原则”,成为凌驾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上的通用的“游戏规则”,抹杀了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自主性”“ 差异性”及其“游戏规则”,进而带来一系列的现代性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自觉地树立起资本的“经济—生态边界”“ 政治—社会边界”“文化—价值边界”,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间保持清晰的“边界意识”,有效地规约、驾驭和导控作为社会权力的资本逻辑,用资本的“边界意识”指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
亚当·斯密的三维社会制度系统思想
黄万丁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亚当·斯密的社会制度系统以其庞大的“道德—市场—法制”三维度分析框架为基础。长期以来,包括“斯密陷阱”和“斯密悖论”以及其他不规范的诠释,使得亚当·斯密的社会制度系统没有得到理论界应有的重视,其思想和观点也因此被不同程度的曲解。在此背景之下,采用历史语境主义的方法对其进行解读不仅可以丰富完善关于亚当·斯密思想的理论研究,也可以为运用其思想指导的实践的发展提供更有益的指导。
精准扶贫视角下扶贫移民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
王海宝 施国庆 严登才 河海大学
摘要:扶贫移民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杂的、投入巨大的涉及搬迁安置及移民后续发展的系统工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移民成本不断攀升,政府财政压力不断加大,而地方政府整合资金投向不准的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应按阶段将移民成本分为安居成本和发展成本,探索建立政府、社会、个人“三位一体”权责分明的成本共同分担机制,同时,要改革和创新农村产权制度、财税制度和社会力量准入和激励制度,为扶贫移民成本长效分担机制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生态移民聚居区农地制度改革难点及路径选择
张体伟 云南省社科院
摘要:民族地区生态移民聚居区的土地制度改革与土地确权颁证,面临着权属不清、管理“缺位”等难题。农地遗留问题已经成为这些地区农地制度改革的难点和障碍,并引发原住民与新移民的诸多矛盾。对此,应做好高层设计和制度安排,创新生态移民聚居区农地制度和管理体制,探索生态移民安置区的农村土地新政策。
旅游精准扶贫的作用机理和推进策略?
杨?建?韩宗伟?张翊红 铜仁学院
摘要:中国当前正大力解决贫困问题。旅游精准扶贫是旅游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在其实施过程中,需要准确且动态地识别扶贫对象与主体,明确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找准在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逐一解决,使其能够持续有效地在发展思路转型、产业格局调整、收入结构优化、资源特色发挥、市场环境改善方面发挥作用。可以通过拓宽融资渠道、保障发展要素、构建考核体系、强化智力支撑等四种策略来巩固和扩大旅游精准扶贫的成果。
中国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分析
——基于北京市2008-2014年城镇居民的数据
庞淑芬 中央财经大学
摘要:个人所得税具有筹集财政收入和调节收入分配两项功能,而后者备受关注。对北京市2008-2014年城镇居民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个人所得税对于调节收入分配具有正向作用,但由于平均税率较低,使其调节作用较为有限。应通过改革个税征收模式、完善第三方信息共享制度、加强税收征管、完善税源分析和监控机制等措施,来增强其收入分配调节功能。
论省际贸易和人口流动对省区人均收入的影响
霍 杰 北京师范大学
摘要:用29个省区2010年的数据研究省际贸易和人口流动对人均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省际贸易对省区人均收入的影响大多是负向的,但在人口流动的情况下,省际贸易在统计上大多变得不显著;人口流动对省区人均收入的影响不同,其中人口流动总量和人口流入量对省区人均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人口流出量对省区人均收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面积对省区人均收入有负向的影响,而制度对省区人均收入则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中西部省区要缩小与东部省区在人均收入方面的差距,不仅需要采取措施留下本省区的人才,而且需要采取更优惠的措施吸引其他省区人才流入,同时,也要注重制度质量建设。
论物流与人力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整合优化
胡晓兰 肖科峰 武汉大学
摘要:物流产业是经济新常态下助推产业升级的重要流通行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力流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中的关系愈发密切,其整合优化程度直接体现了相关产业的发育和发展水平,且关乎行业竞争力。在物流产业中立足供应链发展视角实现其与人力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整合优化,对于降低物流成本,以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助推其他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代物流是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中国物流业的转型升级应突破传统的小物流概念,对物流、人力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优化,并将其纳入流通经济的大体系。
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关系亲密融洽的云南经验
郭家骥 云南省社科院
摘要:亲密融洽的民族关系是云南最可宝贵的财富。在历史形成、世所罕见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基础上,深刻认识民族文化的珍贵价值、用民族文化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用民族文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用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结合民族文化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用民族文化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用跨境民族文化交流互动促进边疆繁荣稳定,构成应用民族文化推动民族关系亲密融洽的云南经验。其核心要义是:在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五个认同”的凝聚和统领下,尊重、包容、欣赏、鼓励、支持、帮助民族文化多样性繁荣发展,是推动民族关系亲密融洽的重要动力。
社区影像在云南的实践
章忠云 云南省社科院
摘要:云南是中国社区影像实践的发源地,也是目前国内社区影像制作最发达的地区。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摸索尝试阶段、操作方式渐趋规范和参与式理论初步形成阶段、本土化初始阶段。作为纪录影像和传播媒介的一种新形态,它从用本土眼光看待和表述自我的立场出发,发起一场文化运动,促使相关问题的解决和提供平等对话的平台。在云南的实践表明它是一种行动研究而不是单纯的艺术探索,是当下传播体系的一种补充,对乡村文化传承和保护具有积极作用。
哈尼族传统家庭养老方式的现代恢复与发展
王清华 云南省社科院
摘要:红河南岸哈尼族地区自20世纪80年代始,由于哈尼族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使很多家庭成为“老少留守”,甚至成为“空巢”,家庭养老突成严峻问题。这个危机引起了哈尼族社会的极大焦虑,也引起了政府和有识之士的极大关注。应发现哈尼族自身的传统文化再造,利用哈尼梯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所带来的契机,激活传统伦理观,恢复传统农业,提升梯田农业产品价值,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才能恢复哈尼族传统养老方式。
迟滞、分化及泛化:避责政治与风险规制体制型塑
陶 鹏 南京大学
摘要:避责是解释政治-行政系统面对当前或预期负面事件时的行为逻辑之重要维度,风险政治化使传统非政治事务被政治化并深刻加剧了避责策略的应用。风险规制体制形成与运作的制度主义研究进路强调组织互动的作用,避责行为作为影响组织关系的重要因素需要被深入探讨。基于避责发生的风险情境,避责政治对风险规制体制的形塑影响主要体现为风险规制体制迟滞、分化以及泛化,以避责为中心的规制体制建构亦存在诸多风险挑战与管理困境,对风险避责行为逻辑的认知积累,将有助于从体制与政策层面合理设计并提升风险规制体制运行效果。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家庭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陈 刚 云南财经大学
摘要:中国自从三鹿奶粉事件后,食品安全得到高度的重视,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防控中心在全国建立了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但家庭食品安全并没有受到社会的重视。云南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居全国各省之首,主要发生在家庭之中。云南三个自然村的调查资料表明,乡村家庭食品安全还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
从劳资正义角度思考和谐劳动关系之构建
韩桂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摘要:《劳动法》实施已满20年、《劳动合同法》实施满8年,而当前中国劳资冲突依然剧烈,迟迟无法实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目标,其内在原因是对劳动关系本质认识不清、“偏重保护劳动者”立法价值理念不当;外在原因是立法技术粗糙,对劳动主体和用工主体都没有科学地进行类型化分析,对制度之间的逻辑严谨性缺乏重视;其机制原因是对劳动争议处理程序中所呈现出的劳资力量不均衡未加合理干预。因此,应在劳动立法中贯彻劳资正义之价值理念,改进立法技术,对劳动双方主体进行科学类型化,并切实促进劳资自治,禁止资方聘请律师参与纠纷处理程序以实现劳资纠纷程序中力量平衡等,缓和劳资矛盾,基于劳资诚实、政府中立公正干预而实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之目标。
秩序与自由:立法中的张力平衡
——从《云南省信访条例(修订草案)》谈起
曾粤兴 昆明理工大学
摘要:在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个人自由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立法需要考虑其张力平衡问题。行政法规以及地方法规不宜对宪法上的权利进行限制;第二,当信访引发秩序维护与自由保障之间的矛盾时,需要以“中庸”原则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即公权力做出适当退让,在不失必要秩序的同时确保信访人行使信访权利。当然,信访人也应当做出必要退让,不应采用过激甚至违法方式行使权利,在温和行使权利的同时自觉维护必要的信访秩序。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与律师辩护制度发展
——以刑事速裁程序为例的思考
赵 恒 中国人民大学
摘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为中国完善辩护制度提供难得契机。以刑事速裁程序试点为例,中国可进一步探索侦查阶段律师在场、律师阅卷与充分核实证据等改革,增强律师辩护实效性。律师参与该程序存在角色分野与衔接现象,值班律师与辩护(援助)律师在履职依据、参与节点、职责内容等均有不同,未来宜实现三类角色“归一”。律师可通过影响检察官拟定量刑建议进而对法官裁判产生作用,也可发表专业意见推动程序转换,注重提出“不得加重处罚”的辩护主张,最终形成律师参与实质化庭审的新路径。中国须针对性构建援助值班律师制度,侧重丰富援助律师工作内涵与考评机制、履职保障、配套硬件设施等方面。
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职权探微
苏敏华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摘要:各国在讨论制定《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诉讼程序的过程中,在融合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两大诉讼模式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制定出了一套契合国际刑事诉讼特征、适合国际刑事审判需要的程序规范,其中预审分庭的设立及职权配置即为典范。研究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的具体职权,一是采用比较的方法,比较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典型国家,包括美国与法国、德国有关预审程序的规定,二是通过规范研究,关注《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具体规范,尤其是规范制定背后的原因,同时还应当重视具体案件中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的实践运作。国际刑事法院预审分庭的职权既融合了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做法,又有所创新和突破,包括监督检察官的职权行使,审查、签发令状和动议,确保控辩平等及确认指控等,体现了对审前程序的司法审查原则。实践中,预审分庭的职能还有待于进一步明确、细化,在提升诉讼效率上应当发挥更大的作用。
道教“血湖地狱”罪魂身份的演变论析
武清旸 四川大学
摘要:“血湖地狱”是道教的重要观念,而济度其中“罪魂”则是诸多道教科仪的核心。然而,血湖地狱中的罪魂之身份,在历史上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依次出现了“不分男女”“产死妇女”和“一切妇女”三种观念。这几种观念的演变,是伴随着道教女性观念的变化而发生的,其原因正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主流认识对单一思想观念的巨大作用力,以及传统宗教、民间宗教和社会需求三方面的博弈。
信仰与教化之间:元明清文昌神附祀庙学的原因
白娴棠 山西师范大学
摘要:文昌信仰,有两种不同的指向,一种指向文昌星神信仰,一种指向文昌帝君。文昌星神兼具司命、司禄、理文绪之职,秦汉时期,司命之职凸显,概因人们对于天命的信仰有关。文昌帝君的原型是梓潼神,从最初的民间自然神发展到人神,从对人神散发英勇之气的武魄的崇拜发展到寄托人们文武双全的人神崇拜,再发展对注重文职的人神崇拜。元时,受道教的影响,文昌帝君是在吸纳文昌星神信仰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变化而形成的。其神职扩大,且主文运的职能凸显,因此被附祀庙学。元明清出现的文昌神更多指向融合了文昌星神的文昌帝君。元明清时期,在庙学祭祀文昌神大略有三种原因:(一)文昌神祔祀庙学可以弥补庙学祭祀神圣性的不足;(二)文昌神祔祀庙学可以刺激因儒学不兴、科举荒废而导致的缺乏人才的教育的发展;(三)文昌神祔祀庙学有助于国家兴盛,社会和谐。从元明清文昌神附祀庙学可以看出信仰与教化之间的关系:通过信仰发展教育,刺激人们参加科举;信仰内容本身就是一种教化;教化是信仰传播的途径与手段。
社会资本与迁移距离:对云南跨界民族外出务工者的实证分析
孔建勋 云南大学
邓云斐 云南省社科院
摘要:利用“云南跨界民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流动”的调查数据,探索社会资本如何影响外出务工者的就业迁移距离的实证分析发现,使用社会资本获取就业机会的跨界民族务工者比其他人的迁移距离更短,这是因为迁移距离越长,社会资本存量就越小,从而增加他们的迁移成本和迁移风险。研究还发现,男性和21-35岁年龄段的青年人迁移距离较远,而那些家中有未成年子女需要抚养的人更愿意在离原居住地较近的地方打工。此外,迁移距离还具有一定的民族特点,其中景颇族迁移距离较短,而傣族、德昂族和佤族的迁移距离较远。
公共文化传播效率评价与影响因素研究
戴祁临 安秀梅 中央财经大学
摘要:发展公共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在当前财政收入增速持续下降,各类刚性支出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构建合理的公共文化投入产出效率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分配、运用财政资金理应成为各级政府的现实选择。目前,不合理的财政资源配置结构和文化事业经费支出结构制约着公共文化传播效率的提升。未来应在合理划分各级政府公共文化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基础上,增加各类公共文化机构用于提高文化艺术资源吸引力和技术服务能力的支出,以提高公共文化传播效率。
财富改变关系:宋代富民阶层成长机理研究
张锦鹏 云南大学
摘要:宋代富民阶层崛起,逐渐发展成为对社会发展影响深远的中间层,其如何成长为一股社会力量的路径值得深入探讨。总体而言,富民主要是通过投资、消费、售卖三种经济手段,重塑了富民的各种社会关系。一是富民利用其财富优势,形成对土地的规模性投资。在租佃市场上通过土地使用权的让渡,形成“高人一等”的社会心理优势,并以此获得了支配佃农时间和活动空间的权利,从而在租佃关系中处于优势地位。二是富民利用其财富实力购买身份性消费品,通过舆服之制的“僭越”来塑造新的社会身份。三是富民利用其财富实力,控制了粮食的卖方市场。每遇灾荒,政府进行社会动员赈灾之时,富民往往通过“粜”与“遏粜”与政府博弈,建构了一种新型社会关系,以此获得了社会影响力。富民群体就是在这样一种特殊的买卖关系中,把财富实力隐性地转化为社会话语权,从而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对社会发展进步有重要影响的中间阶层。
王朝疆域下宋人的“西南”区域观念及演变
杜芝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摘要:“西南”是中国版图上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区域观念形成、发展演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王朝疆域下,宋人“西南”区域观念是秦汉以来以“西南夷”空间为核心基础上的演变、发展,并为元明清“西南”区域概念正式形成奠定了基础。宋人的“西南”是川峡四路、荆湖北路、荆湖南路、广南西路等“华”与“夷”聚居、杂居的整体区域,但又因民族分布、政权南迁等因素影响,“西南”空间范围、内涵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演变轨迹。
宋代文学与桃花民俗
渠红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对桃花的文化认识在宋代也已经臻于深入和成熟,桃花已经成为那一时代的人们普遍喜爱的花卉,甚至走进了文人的书房,成为文人清雅生活的重要场景。有关桃花的民俗活动比唐代更加丰富,瓶插桃枝、馈赠桃枝、仙桃祝寿、桃符避邪等,为追求生活情趣、讲究生活格调的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宋代文人悖逆了唐代桃花意象表现的情景相生的原则,遗貌取神,在内容、表现方式、艺术特色方面都具有不同于唐人的创新,丰富了我们对桃花民俗的认识与理解。
宋诗中的蔬食意象及其文化意蕴
刘丽 浙江大学
摘要:宋诗中的蔬食具有政治的隐喻,它表达了作者对仕途的疏离,寓含着作者政治生活中的困厄。同时,菜蔬还是具有正面意义的文化符号,象征着文人士大夫德行和品性的高洁。其中所表现出来的慈悲观以及对祛病延年乃至长生飞仙的追求,则是时代佛道思想的烙印。对蔬食的偏爱,折射出宋代文人士大夫态度旨趣、人生理想与审美情趣的变迁,包涵着士人对人生得失、出处隐显的深刻思考与体悟。
宋代羁旅词:存在主体的欲望焦虑与自我救赎
杨吉华 云南师范大学
摘要:羁旅词作为宋词的一种重要题材类型,传递出作为存在论意义上的羁旅主体,即存在主体不得不处于一种客寓他乡而不得归的生命不自由状态。羁旅主体在漂泊无所归依的羁旅途中,因为失却了空间性存在依据后而深刻感悟到自己不过是宇宙天地间的匆匆过客。伴随着这种羁旅时空迁逝中的天地逆旅行人感受而来的,是羁旅主体在空间错位中对时间流逝中自我身份缺失的一种深层次精神焦虑以及对生存困境的反思,这种反思也激发了词人对自我生命价值的反复追寻和对精神家园的强烈渴盼。而羁旅则又以时空游移的方式为词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时空,使词人得以暂时摆脱原有时空的限制,在新的时空中,以对现实羁旅状态的对抗和精神上的自我回归,实现审美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来源/作者:期刊部/陈慧妮 责任编辑:代丽